[Changing Faces of Hakka in Southeast Asia: Singapore and Malaysia]
--dalam bahasa Mandarin Tradisional
編者: | 蕭新煌 |
出版社 | :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, 2011 |
(Perantauan Tionghoa, Etnis Tionghoa di Asia Tenggara, Hakka)
IKHTISAR ISI:
第一篇、綜述
1.東南亞客家的變貌:族群認同與在地化的辯證 蕭新煌 3
第二篇、客家會館
2.新加坡永定會館:從會議記錄和會刊看會館的演變 黃賢強 33
3.錫、礦家與會館:以雪蘭莪嘉應會館和檳城嘉應會館為例 利亮時 65
4.共進與分途:二戰後新馬客家會館的發展比較 黃淑玲、利亮時 87
5.新加坡茶陽(大埔)會館研究:以文化發展為聚焦 王力堅 105
第三篇、客家聚落
6.馬來西亞客家聚落的產業經濟發展:以沙登新村為例 張曉威、吳佩珊 143
7.馬來西亞柔佛古來客家聚落 安煥然 185
8.馬來西亞雪蘭莪烏魯冷岳客家聚落 陳美華 221
第四篇、客家產業
9.家族企業接班規劃:霹靂州客家錫礦家族之興衰 李偉權 261
10.族群政策與客家產業:以新馬地區的典當業與中醫藥產業為例 張翰璧 289
11.客家族群商業網絡的形成與變遷:以馬來西亞太平中藥業為例 林育建 315
第五篇、客家宗教信仰與家庭
12.馬來西亞客家族群信仰 張維安,張容嘉 339
13.馬來西亞基督教巴色教會與沙巴州的客家族群 黃子堅 367
14.日常生活中的客家家庭:砂拉越石山與沙巴丹南客家家庭與日常生活 林開忠 403
Tidak ada komentar:
Posting Komentar